2012年6月2日

三百年後依然愛你,一封寫給亡妻的情書

《屋塔房王世子》是李熙明編劇痛失愛妻後的第一部作品。
從最初的角色設定,就可以感覺出編劇在借王世子之身表達著對亡妻的思念。

而到了第19集,編劇又借朴荷之口訴說著他想對妻子說的話,那些他沒有來得及說的話。
婚禮中的淒美一吻之後,李恪漸漸透明,兩人望著彼此,微笑、流淚。在李恪消失後,朴荷哭著說道:

「走了嗎?我的話……聽不到了嗎?
早知道……就先說再見了……傻瓜一樣沒能說出口
早知道……就說一路順風了」

語畢,一陣旋風刮起,卷著花瓣飛向了空中。我們知道李恪在這時才徹底離開,朴荷說的話他都已經聽到了。
  
  為什麼要說“再見”?為什麼要說“一路順風”?
  因為我會在這裡等你的,等著你好好地回來。


無論寫小說還是劇本,其實再長的故事,作者想要表達的往往只是那麼一句話而已。
而19集這個段落為我們展現的,也許就是編劇大叔的初衷吧。

到了第20集,編劇更是利用芙蓉與王世子的兩封信,直接道出了他的心聲。

芙蓉給李恪的信:
  「邸下如果您讀到了這封信,就證明您仍然活著,芙蓉真的很高興。
  失去生命有一個好處,就是能讓我把藏在心裡一輩子的話放心地說出來。
  我一直……思慕著邸下。
  我這一生……都在愛著邸下。
  生亦是死,死亦是生。
  就算是過去幾百年,我依然會愛你。」

李恪給朴荷的信:
  「朴荷,我平安回來了,你過得如何呢?
  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,那就是三百年後的信件了。
  還有,如果你找到了這封信,我就取消對你傻瓜的稱呼了。取消。
  果汁生意做得還好嗎?
  我現在只能想像著你做生意的樣子,伸手卻無法觸及。
  瘋了一般,要死一般,非常想你,朴荷,想聽到你的聲音,想碰觸你。
  如果死後能與你相見,我想立刻死去。」

結尾處,背著手的龍泰瑢說道:
  「為何來這麼晚?我等了許久。」
  朴荷回答:
  「你在哪裡?我一直……在這裡呢。」
  向朴荷伸出手的,既是龍泰瑢、又是李恪。
  而伸手回握他的,既是朴荷、又是芙蓉。
  「就算過去三百年,我……依然愛你。」

很多人會糾結結尾處那個人究竟是李恪還是龍泰瑢,在他們看來,朴荷愛的是李恪而不是泰瑢。
而在編劇的設定中,泰瑢就是李恪,芙蓉就是朴荷,只是同樣的靈魂生活在了不同的時間和軀殼裡而已。
  只有他們是相同的人,“三百年後依然愛你”這句誓言才會成立。
  因為三百年後的我們,你還是你,我也還是我。
  生亦是死、死亦是生,在周而復始中,我對你的感情從未改變。
  無論穿越也好,轉生也罷,經過再久的時間,我依然會記得你,然後找到你,愛上你。
  無論經過多少次的輪回,對你的愛與記憶,早已融入骨血,成為我的本能。而你也會是一樣。

你怎麼才來?我已經等了你三百年。
  你去了哪裡?我一直都在這裡等你。


另:關於編劇“轉生前後是同一人”的設定,還有一些間接的證據。比如李恪經常對朴荷說你在朝鮮時如何如何,朴荷也說知道我也在朝鮮非常高興。而這孽緣的四位主人公,在不同的時空中始終有著同樣的關係、做著同樣的事情,不也正說明他們仍然是同樣的人麼?

又:李恪穿越三百年來到現代的目的是什麼呢?
是為了修正緣分偏離的軌道:前世的他與芙蓉、後世的泰瑢與朴荷本該是天造地設的一對。
在偏離的命運中,本該是世子嬪的芙蓉為了保護愛人默默死去,意外落水的泰瑢也終不能與心儀的姑娘相見。
11集中李恪曾說過,朴荷與龍泰瑢是命中註定要見面的。這是編劇早早留給我們的暗示。

編劇用這20集的篇幅,寫著一封給亡妻的情書,訴說著他的思念:
即使死亡也無法將我們分開,三百年後我依然會愛著你。

by: M2
轉自韓社/豆瓣

這是劇飯一篇很好的評論,或許可以一解屋劇播映之後,很難出戲的大家~
如果覺得不錯,可以點這裡回意見給原作者唷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